提亲宴上的“退”与“进”
今年3月的提亲宴上,陈、谢两家人围坐一堂,气氛温馨。谢家父母诚意满满地取出早已备好的8万元彩礼,推向桌对面。这时,陈德明——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果园村果园组一位退伍军人、老党员,他缓缓起身,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:“这钱,我们不要。”
亲家连忙说这怎么行?“请收下,这是应该的。”陈德明摇了摇头,目光扫过坐在一旁的女儿陈海燕和准女婿谢永刚说道:“你们把钱留着。孩子们过得好,我们才安心。”
那一刻,女儿陈海燕低下头,抿嘴笑了,这就是她最熟悉的父亲。
陈德明今年66岁,自果园村经历两次征地后,他和果园村果园组80%村民一样,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,如今每月有2000多元养老金,生活无忧。他常说:“3个孩子都成家了,我没什么负担,只盼他们把日子过好。”
女婿谢永刚是固原市隆德县人,如今在银川市一所中学任教。陈德明初次见他,就对这个憨厚诚恳的小伙子印象极好。“他对我闺女很上心。”更让他感动的是谢永刚的父母虽是农民,却靠双手供两个儿子读完大学,如今仍在银川做着保洁工作,勤恳朴实。
“他们待海燕就像亲生女儿,小两口下班总有一口热饭菜,经济紧张时,老人还悄悄帮还房贷。”8月26日,陈德明感慨地对记者说。
“爸妈不收彩礼我特别开心,但不意外。”陈海燕笑着说。原来,陈家“不收彩礼”早有传统。2010年,大女儿陈海霞出嫁时,陈德明同样分文未取。这种做法会不会引起亲戚朋友的争议?陈德明坚定地说:“各家有各家的过法,别人的看法不重要。”更让人动容的是,这次,小女儿结婚,他们不仅再次拒收彩礼,还为小女儿准备了份特别的嫁妆:1辆十几万元的汽车,外加2万元现金。
“海燕这些年一直帮她哥打理广告公司,为这个家付出很多。”陈德明望着小女儿,眼神慈祥,“这既是对她的补偿,也是希望他们小家庭起步更容易。”
7月21日,婚礼顺利举行。如今小两口已在银川安家,周末他们就开车回果园村看望父亲。两代人的理解与托举,让这个新家庭从一开始就洋溢着爱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