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佳丽-春风阁,杭州龙凤花千坊1314,上海龙凤花千坊,群仙楼论坛兼职

手足情深 三十余载轮椅旁的守护

稿件来源:固原日报 发布时间: 2025-08-14

  8月12日,初秋雨日,空气透着微凉。49岁的罗小东未能如常去工地,便留在家中,悉心照料因小儿麻痹症瘫痪的哥哥罗利子。自18岁起,罗小东便担起了照顾哥哥的重任。三十余年来,他从未离开哥哥左右,即便成家后,也始终将哥哥带在身边,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。

  罗小东的家在原州区古雁街道西塬社区福馨园东区,这里是“十三五”劳务移民安置区,2019年,一家人从寨科乡马渠村搬到这里。走进罗小东家,三室一厅的房间干净整洁又温馨。罗小东正坐在轮椅旁,细心地给罗利子擦着手,然后将削好的苹果递到哥哥手中,看着哥哥吃完,又轻轻擦去他嘴角的碎屑,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无尽的耐心与关爱。

  1963年出生的罗利子4岁时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,从此与床和轮椅为伴。“哥哥这辈子太苦了。”罗小东总念叨着这句话。从记事起,他就跟着父母照料哥哥,看着哥哥在老家冰冷的院子里手脚并用爬向洗手间,他心疼极了。18岁那年,家境贫寒的他辍学去煤矿下矿,挣钱补贴家用,闲时便回家给哥哥擦身、喂饭,把所有能做的都揽在自己身上。

  23岁时,罗小东爱上了同村姑娘王金琴。婚前,罗小东忧虑重重,怕家里的情况拖累她,因为他很清楚,父母百年后,照顾哥哥的担子必然落在自己肩上。可是王金琴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婚后我们一起照料,绝不能让他孤苦无依。”王金琴的话像暖阳一样照进罗小东的心里,他的内心既欣喜又感动。

  成家后,王金琴成了罗小东最坚实的后盾:做饭、洗衣、给哥哥理发,里里外外操持着,清苦的日子里总透着融融暖意。两个孩子出生后,日子更紧了。罗小东在外拼命打工,王金琴一边帮公婆耕种60亩土地,一边带孩子、照护罗利子,从没一句怨言。“这辈子最感谢她,也最亏欠她。”这是罗小东对妻子的表白。

  从老家搬到福馨园东区,向阳的那间小卧室留给了哥哥。“住进楼房,哥哥再不用受冻了。”罗小东说这话时,脸上有了笑容。父母离世后,照顾哥哥的责任全压在他们夫妻肩上,可这么多年来,“放弃”两个字从未在罗小东心里出现过。“他是我亲哥,只要我能动,就一定照顾他。”而罗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弟弟的这份爱——亲朋探望送的礼物,他总舍不得,悄悄留着给弟弟。这无声的回馈,是苦难光阴里最珍贵的。

  这份坚守在社区里传开了,邻居们都为这对夫妻竖大拇指。然而对罗小东而言,这三十余年一万多个日夜的守护,是血脉相连的本分:“我不觉得这事有多伟大,因为我们是一家人。”

  社区为他们争取政策补贴,连续两年授予他们“文明家庭”称号。今年年初,社区提议将罗利子送到敬老院集中供养以减轻他们夫妻俩的负担,夫妻俩却婉拒了:“哥哥在身边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,我们都舍不得。”

  在罗小东夫妇的言传身教下,一双儿女也早已把“孝老爱亲”刻进心里。他们常给大伯买衣物食品,天气好时推他下楼晒太阳、看车水马龙。罗利子的轮椅碾过小区的路,载着的不仅是他的身体,更是弟弟的如山脊梁,是弟媳的悉心照顾。

  “在罗小东夫妇身上,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力量,也看到了传统美德最动人的模样。”西塬社区党委书记贾立章的话,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雨还在下,罗小东轻轻将哥哥抱进卧室,屋里的暖在时光里静静流淌。(见习记者 董文娇 记者 潘 辉)

>>><<<
【编       辑】: 倪金凤
【责任编辑】: 龚建崇
【稿件来源】: 固原日报
分享至:
凌云县7cu828| 台东县tr7745| 广元市afp696| 田林县q8f608| 延长县nis816| 海安县8ej969| 昭觉县no8175| 库车县dc8240| 黄梅县svo660| 泗水县h6s45| 莲花县baf735| 新密市6yb797| 杭州市bh7501| 大连市efb73| 大港区y7p737| 江北区zfy93| 灵璧县7nu3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