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嘴山市: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绘就森林城市新画卷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武口区丽日街小微公园时,居住在大武口区丽日花园小区的何金凤和老伴像往常一样,早早出门,在小微公园晨练、散步,享受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。“刚搬来那会想找个就近散步的地方都很难,现在家门口就有漂亮的公园了。”何金凤说。
何金凤道出了石嘴山人的真实感受,也是石嘴山市建设生态宜居高品质城市、打造国家园林城市的生动写照。近年来,我市以居民生活需求为导向,将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作为重要任务,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环境建设。
在城市建设过程中,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绿化覆盖面积7848.3公顷、绿地面积7464.17公顷、海绵城市面积35平方公里。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公园75座,面积达734.77万平方米。
丽日街小微公园曾经是一片荒地,如今已变成了绿树成荫、花草繁盛的休闲公园。“这里不仅环境优美,还配备了健身器械,我和老伴每天都会来这里锻炼身体。”何金凤说。
如今,在石嘴山市的各个角落,绿地公园、小微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这些公园不仅布局均衡,而且功能齐全,集休闲、娱乐、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,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。“近年来,我市按照‘山水共融、绿道镶嵌、推窗见绿、出门见园’的思路,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、废弃地等改造建设小微公园,让市民出门就能享受绿色空间,实现‘小投资’焕新门前‘大改变’,‘微改造’汇聚百姓‘微幸福’。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园林和市容管理科工作人员张磊说。
在公园景观打造上,石嘴山市注重融入本地文化特色,实现“一园一品”。大武口森林公园不仅绿树成荫,还融入了本地的历史文化元素,成为市民了解城市历史的窗口;惠农区石嘴子公园结合黄河文化和本地的工业文化,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,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;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,湿地类型丰富、动植物种类繁多、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。我市正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大步迈进,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。
除了公园建设,我市还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通过编制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,实施一系列海绵城市项目,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。通过完善雨污管网,构建起“自净自渗、蓄泄得当、排用结合”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。同时,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、公园绿地建设等相结合,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,提升了城市品质。“近年来,我市城区面积达到142.04平方公里,道路长度953.6公里;供水管道长度1128.03公里,排水管道长度375.3公里。同时,在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,城市智慧化管理同步推进,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,新增智慧社区App覆盖5个试点社区。通过不懈努力,石嘴山市城乡环境管理水平稳步提升。”张磊表示。
展望未来,石嘴山市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市战略,不断巩固和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。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,让石嘴山市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,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城。(记者 田倩 穆建国 实习生 张佳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