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卫市: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助力社会温暖前行
2023年以来,中卫市共救助大病患者、贫困大学生等96人次,提供慈善救助资金47.4万元。
实施“爱眼光明行”项目,对全市患有眼疾的建档立卡户、低保户等困难群众进行救助。目前,共救助各类群众1087人次,减免手术费用90万元。
募集2000支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,价值65.8万元,用于沙坡头区9岁至45岁未接种过hpv疫苗的适龄女性免费接种。
……
近年来,中卫市扎实推进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宣传普及工作,配套完善慈善相关政策,夯实慈善平台,倡导慈善捐赠,推动慈善事业快速、持续、健康发展。近五年来,市本级累计募集慈善资金7600余万元,实施助学、助老、助困、助残、助孤、助业、救灾等项目,累计发放救助款(物)6800余万元,救助群众6万余人次,全市慈善工作先后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、全国“七星级慈善城市”、宁夏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等荣誉。
中卫市始终将制度化、规范化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,指导全市慈善组织修订章程,健全《财务管理制度》《捐赠物资管理办法》等核心制度,坚持依法依规公开募捐、救助全流程信息,确保每一笔善款流向清晰、每一份爱心都能阳光透明。同时,通过年检年报、随机抽查等方式,对慈善组织负责人履职、财务管理、活动开展等情况从严监管;常态化开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解读、基金运营管理等培训。今年已组织座谈交流、工作提示活动6场,推动慈善工作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覆盖”转变。
“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,这笔资助不仅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,更让我有信心完成学业!”在海原县2025年度“爱心圆梦”资助仪式上,受助大学生田小婧手捧资助牌说道。此次活动由县政协牵头,汇聚40家爱心企业力量,共资助288名困难学子,发放资金48万元。
在特殊群体帮扶方面,中卫市打出“线上+线下”“常规+专项”组合拳。线上依托“中卫市公益慈善基金会”“中卫市红十字会”公众号搭建捐赠平台,每年在“5·8人道公益日”“99公益日”期间,动员企业、机关、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,今年已为大病患者、“一老一小”等群体募集资金超百万元。线下聚焦“急难愁盼”,开展“生命之光”血液透析项目定项救助,对常年透析的107名低保患者给予每人4000元的一次性救助,共发放42.8万元慈善救助资金;对20名家庭困难长期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给予每人5000元医疗费用救助,共发放10万元救助资金。
近日,走进沙坡头区滨河镇宜居社区“友邻食光”社区食堂,凉拌牛肉、鱼香肉丝、红烧茄子等菜肴热气腾腾,75岁的俞星华老人一边用餐一边点赞:“饭菜可口、价格实惠,每餐都能吃上热乎饭,太暖心了!”
针对老年群体需求,中卫市创新探索多元助餐模式,在8个试点乡镇投入24万元开展“邻里互助”老年助餐服务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162个老年助餐点,涵盖居家养老服务站、社区食堂、农村老饭桌等多种类型,为农村孤寡、空巢、失能、留守、重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服务。
中卫市积极搭建爱心桥梁,推动慈善从“政府主导”向“社会共治”转变。在社区治理中,实施“慈善社区行”项目,与16家社区签订定向捐赠协议,通过线上平台募集善款39.1万元,市公益慈善基金会配套17.4万元,精准服务社区“一老一小一残一困”群体;在儿童关爱方面,动员爱心企业救助13名困境儿童,发放资金23.4万元,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基金共募集37万元。公开募集资金13.8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发展。开展“善行宁夏·暖冬塞上”活动,为全市323名困难群众发放款物47.3万元。
“我们以培育社区慈善基金为着力点,做大‘慈善蛋糕’,最大限度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,推动形成善治美好社区,激活社区治理活力,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”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丁美林说。
社会力量已成为中卫慈善事业的重要支撑,中国移动爱“心”行动落地宁夏以来,累计捐赠2052万元,为中卫市900余名儿童开展先心病免费筛查,100余名确诊儿童获得全额免费手术,成功率达100%。“以前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手术,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质量。今年通过基金会的帮助,让孩子能顺利接受手术,我们特别高兴。”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家属包银娇说。
每逢节日,中卫市的慈善关怀也从未缺席。中秋节、国庆节、重阳节等重要节日,相关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走进中卫市长友养老院、中宁县中心敬老院等机构,送上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物资,并带去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,服务惠及群众1300余人次,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与社会温情。
从制度完善到精准救助,从项目创新到社会参与,中卫市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篇章,用爱心与温暖绘就着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。(全媒体记者 汪文慧)